PG·电子(中国文化有限公司)- 数字纹身技术领航者

『行业资讯』提供数字纹身行业最新动态,包含PG电子技术突破、市场数据及行业趋势,年发布专业资讯120+篇。

年轻人开始厌弃纹身了

2025-05-09  

  最近,卡戴珊前男友、烂片演员@Pete Davidson最近上了一档谈话节目,谈话的主题是洗纹身。

  出生于1993年的@Pete Davidson身上有200多处纹身,其中与恋情有关的纹身数不胜数,关系错综复杂的就像是《权力的游戏》的人物关系网。

  比如为了纪念和@Ariana Grande的5个月恋情,他在肋骨上文了恋人的名字,又在手指头上文了个缩写。在刚刚结束的恋情中,他又把卡戴珊和四个孩子的缩写“KNSCP”文在了锁骨上,并配上了“我的女孩是律师”的...呃,甜蜜话。

  在节目上,@Pete Davidson声称自己正在进行洗纹身大行动,最终只计划只保留2、3处,他声称之所以这么做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而不是外表像大人头脑像小孩的柯北。

  当然,看客们也有理由相信他在为自己身体画布的腾地,因为按照这个频率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下一个女朋友的名字就要出现在脚趾上了。

  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关注到了年轻一代反对纹身的趋势。打开今天的@Tiktok,你会发现在西方世界批评纹身已经成了冉冉升起的流量赛道。

  借着@Pete Davidson的故事,露着大花臂,说纹身是自己最后悔的事是一种;说自己纹身土了,大家要谨慎的又是一种;嘲笑纹身的人傻、脏了的说辞还是一种。

  这种现象吧,对于成长于东方的我们来说,不是啥新鲜事。再没啥感知,去虎扑、抖音、小红书问问大家对纹身文化的看法就知道了,它在东方诸国主流文化里就没抬起头过。

  但西方世界对于纹身文化的逆转才叫有趣,西方文艺作品展示出纹身之于青年文化的效力,历史告诉我们19世纪末开始,西方精英阶级就让“精细纹身”成了身份符号。

  纹身在当代文化中登堂入室的标志性事件,可能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嗣们远赴日本纹身的热潮。

  先是维多利亚女王次子@爱丁堡公爵阿尔弗雷德王子,他在1869年的东京酒店请人过来在胳膊上纹了条龙,1873年的一幅画记录了他的纹身。

  随后远赴东瀛纹身的是女王孙子@阿尔伯特维克多王子和后来的@英王乔治五世。

  1881年,俩人在十几岁作为海军学员访问日本的时候,在京都特意找师傅纹身,维克多整了只飞鹤,乔治则搞了只老虎。

  这一消息是公开新闻,两国媒体都有报道,好事的《伦敦新闻画报》特意还配了图,以帮助读者理解俩王子在神秘的东方究竟做了点啥。

  面对皇亲国戚争相前往日本纹身的状况,英国决心管管。最为此痛苦的皇族,可能是后来的爱德华八世,他在1922年向父亲抱怨:

  19世纪西方顶流皇室成员的行为,让纹身从囚犯和民间结社的标志变成了身份符号,因此带动的社会认知与趋势影响今天你根本无法数清有多少顶级公众人物带着纹身出镜,我说的不仅仅是艺人和运动员,甚至包括政客。

  能印证这一点的是纹身普及率,数据显示:英国有26%的人拥有纹身(2022,YouGov),美国有32%的人拥有纹身(2023,Pew Research Center),相比之下,韩国为25%(卫生福利部,2022年,包含纹眉)日本只有1%。

  2023年的Pew Research Center调查,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西方世界民众的接受度。

  80%的美国人认为过去20年社会对纹身者的接受度正不断提高,6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觉得纹身能代表啥这意味着经历多年浸染,西方世界即便不能完全说消化、接受了纹身文化,但至少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所以,今天引起众多西方文化观察家关注的反纹身现象,便显得意味深长,格外有趣:

  当纹身比例随着年轻更新变得越来越大,反对纹身不再是因社会道德压力而作出的决定,那么年轻一代到底是为啥?

  时尚游戏是周而复始的阶级示差行为,一旦某件时尚事物普遍存在,那么它就不再与时尚有关,甚至是身份的累赘。

  现在,正是逆转时刻。从19世纪末以来纹身开始进入“美学、时尚”范畴,整个世界便迎来的纹身产业的蓬勃发展,当在家楼下走两步就能看见一间纹身店,曾经神秘、昂贵的服务,便不再特立独行,退化成了一件唾手可得的俗气商品。

  同时,在大量劳动力涌入纹身产业后,价格也迎来PG电子文化有限公司了下降,成了工薪消费。比如在2018年左右,微博上就有种网络混蛋话,说找不到工作的美术生都去干纹身了。这便使得纹身又失去了曾经的阶级属性。

  2024年11月10日,美国时尚评论员@elysiaberman在她的视频内容中表示,其实通过市场时尚风潮的变化就能预测出特朗普二次当选的结果。

  “Tradwife风潮带动了裸妆风、静奢风、棕发这些传统美学,连整形都不在流行巴西翘臀,而是更隐秘的整容了,反纹身也属于这个体系之中。毫无疑问,我们的时尚正在向更保守的方向转变。”在现在已经爆火的视频中,她这样说道。

  当性别议题成为2024年美国大选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符合生理性别的外表要求便和政治议程相辅相成,在这样的变化中,不出意外的女性身体再一次成为了最惨烈的战场,承压最重。

  在社交媒体上,没有纹身、支持保守美学的用户,不断引用@Pete Davidson前女友卡戴珊的发言,来印证自己的高贵,满足优越感:

  这种论调,将近年来一直火热的“CleanGirl-干净女孩”审美推向了更高峰。

  干净女孩审美的关键点是轻松、清新和自然。放在中国语境下理解,他更像是男性视角下邻家女孩的概念,与近两年火爆的松弛感类似。它由淡妆、自然发色、所谓“健康的皮肤和身材“和基本款穿搭构成。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将女性外貌和“干净”这个词勾连在一起,总没啥好事。不扯远的,就拿现在来说,暂且不论干净女孩审美的“自然感”要花大量金钱和精力打造,干净这个词的本身提法,本身就带着阶级、种族的意味。

  在这样的审美趋势下,越来越多的西方年轻女性正在陷入“婚纱焦虑”她们害怕带着纹身结婚会搞砸一切,于是便想尽办法消除纹身。这种热情,让洗纹身行业站在了风口上。

  咨询机构2024年12月16日公布了“纹身去除设备”的销售额报告,报告指出该行业将在全球取得大幅增长,预计到2033年,整个行业规模将达到3.355亿美元

  “由于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洗纹身设备的需求正在稳步上升...年轻群体,尤其是千禧一代,是纹身的最大消费群体,也是寻求去除纹身的重要群体,他们是推高产业的主要力量。”

  同样的状况也发生在中国,虽然中国纹身产业数据有些匮乏,但在纹身圈中最近最流行的财富神话就是:

  @Kyle Chayka在其著作《Filterworld》中写道:过去的时尚趋势以年为单位,但现在的微趋势却以周为单位,这是因为在算法加持下,时尚变多了,同时也变得更不持久了。

  麦肯锡2019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了这一点,他们调查发现,跟15年前相比,一件衣服的平均穿着次数减少了36%,时尚趋势的加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

  而对于年轻群体来说,如何与酷的算法保持同步显得极为重要。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跟上的缘由,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成长于社交媒体世界的他们, 比任何一代人都害怕错过热点,一旦错过就会陷入焦虑,他们将之称为FOMO,害怕错过恐惧症。

  两者的唯一不同,就是把身体和算法美学联系在一起要更为危险,毕竟身体不是游戏皮肤,换来换去是需要代价的,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纹身持有的态度不是谨慎和终身拥有,而变成一件可替换的配饰。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找我洗纹身,一方面是品味变了不想要了,另一方面是觉得洗淡好盖。现在流行的又都是那种拼贴纹身,一块儿一块儿的,好洗。不像之前流行的日式纹身那么整,要洗就得全洗。”纹身师@满师傅说。

  在几年前,很多新闻媒体还预言Z世代将是拥有纹身最多的群体,但没过10年状况就已经完全逆转。

  这种因为算法焦虑而对终身之事反复无常的态度,像极了一个荒诞的寓言,他关于一个根本问题我们喜欢什么、坚持什么,到底是自己决定还是算法决定?

  “老实说,我宁愿被称为“不干净”,被骂成荡妇,也不愿成为干净女孩审美的一部分,哈哈,让他们去做算法的奴隶吧,我做我自己。”

上一篇:中国AI横空出世!西方连夜围剿中国AI真急到集体破防了
上一篇:邱训华 捷报 捷报 围剿翻成笑料—闻DeepSeek及28n

猜你喜欢

  • t=纹身|小图纹身设计分享

    t=纹身|小图纹身设计分享

      5月7日,浙江杭州,74岁张纪中开车送娃上学撞车,聊天感叹养娃负担重。   张纪中送娃上学途中发生剐蹭 “我先去送小孩 我不会跑 我是张纪中” 当事人:不好意思 我不认识!   5月7日(发布时间),74岁张纪中开车送娃上学撞车被判全责,“我先去送小孩 我不会跑 我是张纪中”,对方:我不认识张纪...
  • DeepSeek来了万卡还是AI入场券吗?

    DeepSeek来了万卡还是AI入场券吗?

      的极限就是拼卡的极限。顶级AI公司为这场“暴力美学”竞赛设定了单点集群万卡的门槛。   OpenAI的单点集群5万张卡,谷歌2.6万张卡,Meta2.45万张卡。摩尔线程创始人兼CEO张建中曾在发布会上表示,“AI主战场,万卡是最低标配。”   2020年,微软率先构建了万卡智算中心用来其AI布...
  • 可用时代到来量子计算超速发展

    可用时代到来量子计算超速发展

      刘慈欣在《时间移民》中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大使把那个来自大厅时代的量子芯片高高举起,把全人类的知识高高举起”,在书中这枚量子芯片承载了地球文明的延续,这样的设定揭示了人类对量子芯片完美的想象“体积小、容量大、速度高”。   不久前公布的2025年政府报告中提到,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
  • MIT研发临时纹身DuoSkin:不只是当触控板使用

    MIT研发临时纹身DuoSkin:不只是当触控板使用

      在未来纹身将会变成重要的输入工具。MIT近日在和微软的合作中创建了名为DuoSkin的全新触控接口,通过纹身来同智能手机或者电脑进行交互,基于体温变化显示输出或者使用NFC来传输数据。负责该项目的MIT博士生Cindy Hsin-Liu Kao表示这些纹身不仅时髦而且成本非常低廉,在团队不懈努力下尝试让这项...

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