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20日,国内多所高校已宣布将DeepSeek大模型引入教学与科研场景。具体包括以下高校及其应用方向:
部署情况:本地化部署了“满血版”DeepSeek 671B模型,结合R1(数学推理)和V3(文学语言)双模型,通过昇腾算力平台提供稳定服务。
教学应用:升级数学类课程的AI学习工具(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提供解PG电子官方平台题思路引导;支持编程助手、论文速读(中文总结论文创新点)、英文写作指导等功能。
部署情况:推出“浙大先生”智能体平台,本地化部署DeepSeek V3和R1模型,覆盖教学、科研、生活全场景,并通过CARSI联盟向全国829所高校开放共享。
部署情况:基于全国产云智算平台部署“满血版”DeepSeek-R1(671B),支持复杂逻辑推理与私有知识库融合。
优势:高算力储备(85P)、数据本地存储保障隐私,未来计划开放API接口供学科专用工具开发。
功能亮点:ECNU大模型平台新增“深度思考”模式,支持全体师生使用满血版DeepSeek-R1,集成科研助手、AI联网搜索、文档对话等功能。
应用方向:本地化部署赋能中医药教育,如数字虚拟人教学、中医药数据建模,提升科研效率100%。
课程支持:为近万门课程配备基于DeepSeek的“智能助教”,功能包括学业规划、解题启发、论文润色等,覆盖本硕博课程。
教学平台整合:在智慧教学平台中接入DeepSeek-R1,支持“深度思考”模式,辅助教师解决复杂教学问题。
科研与教学结合:通过“交小智”平台接入DeepSeek-R1,提供科研助手、跨学科资源整合及文献摘要生成等功能。
课程创新:推出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学生可直接在课堂体验模型功能,结合实际数据开展研究。
多模型支持:提供从14B到671B不同规模的DeepSeek模型,适用于自然语言处理、深度推理等任务,通过网页端和移动端开放使用。
中国人民大学:部署DeepSeek-R1模型,但具体应用场景未详细披露。
天津大学:举办DeepSeek专题报告会,探讨AI驱动的科研范式转型,但未明确是否完成部署。
以上高校通过本地化部署或平台接入,将DeepSeek应用于教学辅助、科研加速、个性化学习等场景,显著提升了效率与创新能力。更多细节可通过各校官方平台或引用来源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