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4岁的小李来到康某经营的理发店要求文身。小李声称自己已满18岁,并未携带身份证。康某见她打扮成熟,没有多虑,便与其签署了《文身合约》,并开始提供文身服务。随后,小李多次到该理发店接受文身,在身上多个部位文了数字、梅花和名字图案,共支付649元。在此期间,康某并未再次核实她的身份。
直到2024年初,小李在入学面试时被发现身上的文身。她的监护人既震惊又愤怒,带她前往美容诊所通过激光等手段去除文身,花费了59800元。随后,小李的父母联系康某要求赔偿,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向湖南沅江法院提起诉讼。
沅江法院审理查明,小李第一次文身时尚未满14周岁,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法判断文身对自己身体和人格利益带来的损害。其法定代理人明确表示不同意、不追认该行为,因此该民事法律行为PG电子文化有限公司无效,理发店应退还649元文身费用。根据《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办法》,理发店应当知晓文身对未成年人可能造成的伤害。康某在未准确核实小李身份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文身服务,存在重大过错,需承担主要责任。而小李的监护人也未尽到监护职责,且小李主动文身并谎称成年,对损害发生也有过错。因此,理发店对小李的损害后果承担60%的赔偿责任,小李自身承担40%的责任。法院判决理发店返还文身费649元,支付清洗及修复文身费35880元,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益阳市中院驳回了理发店的上诉,维持原判。法官强调,未成年人文身不仅损害身心健康,还可能影响其未来求学、参军、就业等。经营者在提供文身服务时应对顾客年龄进行认真核实,家长也应履行监护职责,及时劝阻未成年人文身。
2023年5月,14岁的小李走进康某的理发店要求文身。康某询问小李是否成年并要求查看身份证,小李谎称已满18岁但未带身份证。康某见其打扮成熟并未多疑,与她签订了《文身合约》后开始文身服务
近日,一名14岁少女花费150元文身,但后来鉴定显示清洗该文身需要进行8次激光治疗,总费用高达76万余元。女孩母亲发现此事后将商家诉至法院索赔。最终,法院判决文身店主承担60%的责任,并先行支付一次清洗费9.6万元
生活中,许多未成年人为了彰显个性和追求新鲜感选择文身。然而,心智尚不成熟的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会对未来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未经监护人同意给未成年人文身,文身店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最近审理了一起相关案件
生活中,许多未成年人为了PG电子文化有限公司彰显个性和追求新鲜感而选择文身,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可能会对未来产生不利影响。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最近审理了一起相关案件
晓龙,一位24岁的年轻人,在经历了六年的文身生活后,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六年前,他因为一时的好感,在整张脸上文了骷髅图案。这一决定给他带来了诸多困难,包括难以找到工作、在直播时遭受网友的谩骂等。深感后悔的晓龙认为不应轻易尝试文身
近日,一名14岁少女花费150元文身后,发现清洗需要8次激光治疗,总费用高达76万余元,此事引发了公众广泛讨论。女孩的母亲在发现女儿文身后,将商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最终,法院判决文身店主承担60%的责任,并先行支付一次清洗费用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