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纹身”这一话题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网络上炸开了锅,迅速冲上热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
14岁的小雯,正值青春年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对纹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瞒着家人,花费150元在双臂纹上了花图,还在每个手腕处各纹了一个汉字。然而,她万万没想到,纹身容易,想要彻底消除却难如登天。小雯的妈妈得知此事后,犹如遭受晴天霹雳,几近崩溃,毅然将商家告上了昌邑区法院。
法院为妥善处理此事,邀请了四家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小雯若要清洗掉纹身,需要进行8次激光治疗,总费用高达769800元。这一数字,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面对如此高昂的费用,店家自然不服气。但法律是公正的,明文规定纹身店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最终,法院判决店家负主要责任,承担60%的清洗费用;而小雯的妈妈作为监护人,未能尽到教育监督的责任,也需承担40%的费用。这一判决结果,不仅给店家和小雯的父母上了一堂深刻的法律课,也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看似不起眼的纹身行为,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选择,更是家长、商家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
未成年人纹身背后,隐藏着一条庞大的灰色产业链。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益,诱导未成年人进行纹身消费;国家相关部门对纹身店的监管存在漏洞,让一些不良商家有机可乘;而纹身店不规范的操作,更是给未成年人的健康埋下了巨大的隐患。这些商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收取清洗纹身的高昂费用。
据中国文身协会统计,2022年全国未成年人纹身案例多达3.6万多例,其中70%需要清洗,而清洗费用竟是纹身价格的500倍之高。合肥某医院皮肤科主任透露,仅仅10cm²的纹身清洗,就需要进行8—12次激光治疗,每次费用在3000元以上,未成年人因皮肤薄嫩,费用则更高。更令人咋舌的是,清洗产业链的暴利惊人,单次激光治疗的利润率高达80%。上海某民营美容院,收费38万元,却使用廉价激光仪,导致23名未成年人身上留下了永久性瘢痕。这一场场所谓的“自由消费”,背后隐藏的隐忧与陷阱,实在不容忽视。
如今,大街小巷的纹身店随处可见,价格也是参差不齐。图案的大小、形状不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普通图案在一家小纹身店只需几百元,而复杂些的图案则需花费数千元。此外,纹身师的水平和名气也会影响价格。一些著名的纹身店,技术高超且小有名气的纹身师纹一个花臂,价格通常在一万元以上;满背纹身,最低价格也要三万元。若纹身师在全国都声名远扬,单次纹身收费几十上百万也不足为奇。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商家们为了追求利益,瞅准了未成年人追求个性的心理,迅速推出了“学生党纹身套餐”。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们,很难抵挡这些经济又实惠的诱惑。然而,未成年纹身看似炫酷,实则危机四伏。未成年人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纹身这种有创操作,极易引发PG电子文化有限公司感染。而且,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纹身普遍持负面看法,未成年人极有可能因他人的评价而产生心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3月到2023年,重庆市万州区泰酷美甲店和清汶美容服务部两家店,就曾先后为50多个未成年人提供纹身服务,后被消费者起诉,除了经济惩罚,这两家店还公开道歉,承诺不再为未成年人纹身,道歉信刊登在《中国消费者报》上。但纹身店受到的损失只是一时的,而纹了身的未成年人付出的代价,却是金钱无法弥补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纹身常被视为“另类”“不良少年”的标志。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纹身轻则影响学业。浙江省江山市13岁的小杰,开学第一天就因左胳膊上有大面积纹身,被学校通知暂时休学;湖南益阳15岁的男生陈某,考上高中后因模仿电影里的角色纹了花臂,结果被高中学校拒收。纹身对未成年人更深远的负面影响,他们自己或许都未曾想到。在征兵、报考公务员以及从事医生、教师等职业时,纹身都可能成为阻碍。辽宁小伙晓龙,因一时冲动在脸上纹了骷髅图案,此后找工作四处碰壁,做直播又被网友谩骂,换证件、做人脸识别时更是麻烦不断。不堪其扰的他,去年注销了各个平台的账号,决定洗去纹身,重新开启人生。
近年来,纹身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来看,2018年到2024年期间,12 - 18岁群体纹身率从3.2%猛增到了21.7%。某连锁纹身店34%的顾客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仅12岁,这一数据实在令人担忧。纹身刺痛了未成年人的身体,也伤害了他们的未来前途,甚至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人生。但未成年人太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误导,将纹身视为自由个性的表达,一时冲动做出决定。然而,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未成年人在纹身后很快就会后悔。正如一位清洗纹身的少年所说:“我以为刺下的是翅膀,后来才发现是锁链。”
愿所有青春都不必以疼痛为代价成长,愿每一份“酷”的背后,都是理性与热爱的共鸣。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远离纹身的伤害。